1. <td id="pyr0b"></td>

  2. <td id="pyr0b"></td>

      <acronym id="pyr0b"></acronym>
      <track id="pyr0b"></track>
      國內資訊 | 國際資訊 | 市場動態 | 價格行情 | 養殖動態 | 苗種動態 | 設備動態 | 飼料動態 | 漁藥動態
      魚類資訊 | 蝦類資訊 | 蟹類資訊 | 兩棲資訊 | 海產資訊 | 業界動態 | 水產出口 | 水產加工 | 水產展會
        當前位置:水產資訊 → 水下150米機器人已用 今天是: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水產養殖網—水產行業專業信息平臺!

      水下150米機器人已用于水產養殖水體指標監測

      2015-03-29 09:30:00  水產養殖網  出處:當代水產         我要評論

      水產養殖業的水下監控設備,這幾年也有不少企業關注和涉及,基本都是做到水下2-3m。第一次見到青島羅博飛海洋技術有限公司(下稱“青島羅博飛”)的總經理馬秀芬,她告訴本刊記者,他們的水下機器人已經做到150m的深海探測,對于普通的池塘水體以及深海網箱養殖探測都能完成,且圖像清晰,指標誤差小。這對于我們了解水體未知的世界,魚蝦生活的具體環境真是一個不小的突破。

      馬經理告訴記者,水下機器人,除了可以清晰成像,還可以感知水下的溫度、深度、鹽度、pH值、溶解氧等指標,公司以水下機器人為感知點的物聯網遠程監測系統和大數據庫,為有序養殖和深海養殖提供了技術支撐。

      從事水產的朋友,您心動了嗎?欲知詳情,請看生產廠家青島羅博飛總經理馬秀芬的詳細解讀。

      《當代水產》:您從事水下機器人研發的初衷是什么?
      馬秀芬:我從2005年代理法國、挪威、美國等國外海洋裝備、水下機器人、漁業裝備,與中國海洋大學、黃海所、中科院海洋所等客戶都有緊密合作。由于當時國內沒有掌握水下機器人的核心技術,當機器人出現任何問題時只能全部返廠。返廠時間較長,最短需要6個月,長則需要1年多,而且費用特別昂貴。這樣一來,國內的客戶非常被動。2008年,我從德國請了一個博士和大連理工的老師合作,一起研究水下機器人課題,并解決國外水下機器人的技術支撐問題。2011年,我參加了科技部主持的海工裝備科技成果轉化會議,發現國內科研機構主要從事深遠海海洋裝備研究,但因為沒有市場的驅動,成果轉化很難。專家們提出建議,要想成果轉化,小型水下機器人是一個方向,這次會議讓我找到了方向和發展空間。2013年,我們注冊成立公司——青島羅博飛海洋技術有限公司,搭建起了學科結構合理、德國歸國博士帶隊的研發團隊,正式開展水下機器人的研發和產業化工作。當時我選擇成立公司主要是出于三方面的考慮:一是因為我看到了漁業現代化的趨勢和市場的需求;二是我知道國外水下機器人的優缺點;三是我們做好了技術儲備和人才儲備。另外,我還有個夢想,就是讓養殖環境透明、養殖產品溯源,讓老百姓吃上安全的水產品,讓優秀的水產企業樹立品牌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公司成立一年多時間,我們形成了5大產品和2個系統,包括水下機器人、網箱觀察器、拖航觀測器、手持式觀測器、洗網機、水產養殖監測系統、生物容量評估系統。所有產品以用戶需求為導向,注重自主創新,具有很強的穩定性,大連獐子島、黃海所、黃島漁業局等客戶都已購買。

      《當代水產》:國外的水下機器人達到了什么樣的水平?
      馬秀芬:國家海洋技術中心主任羅續業曾講過:目前我國的水下機器人與國外先進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,我們必須加強自主創新,盡快趕上。目前,全球ROV價值鏈已經初步形成,高端研發、品牌營銷及服務把控在美國和歐洲主要國家之中。我國水下機器人的研究與國外較為接近,但由于核心材料和核心技術受制于人,我國的水下機器人的產業化還走在路上。由于國外養殖業不發達,國內養殖還處于無序狀態,對水下機器人的需求少,國外水下機器人的研究同樣關注點在深遠海,對水產養殖需要的水下機器人研究少、產品少,價格高且沒有后續服務。目前,我們公司注重機器人小型化、功能集成化,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,降低產品價格,在這個領域已經走到了世界的前列。公司機器人的穩定性和先進性在2014年的東江湖救援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。當時事故水深超過100m,只有我們家的機器人可以進沉船船艙,“飛魚”機器人在水下工作了3天,沉船和失蹤人員都是由我們的機器人找到。經過這次檢驗,大家看到了我們在做產品。

      《當代水產》:據了解,貴司的水下機器人的潛水深度在國內并不多見,能達到150m,您能否談談它的關鍵技術所在?
      馬秀芬:150m水深的壓力達到了15個大氣壓,對于水下機器人的水密殼體強度要求很高。然而,作為微型水下機器人,勢必不能采用太厚重的設計。為了設計這樣一個輕質薄壁的高強度外殼,我們的研發團隊借鑒了國外水下機器人的優秀設計,同時加入了一些獨創的內部結構,幫助分擔外殼的壓力,最終達到了耐壓150m的目標。
      為了測試水密殼的性能,我們自制了耐壓測試設備,對每個水密結構進行了多次測試和改進。目前定型生產的水下機器人都要進行250m深度并持續3天的壓力測試,以確保長期可靠的防水性能。

      《當代水產》:不難想象,開發水下機器人的技術含量是非常高的,那您覺得研發過程中有哪些技術難點是別的公司所不能攻破的?
      馬秀芬:目前市場上研發水下機器人的公司比較多,但是需要解決幾個難點。第一個難點就是它在水下的姿態。很多人都誤以為這是個很簡單的事情,但并不簡單。因為在水下有水流,水流對機器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,機器人要解決重力和浮力的問題才能更好地抗流,越小的機器人實現的難度越大。我們的機器人設計時就進行了水動力學的仿真計算,并做了多次復雜流場中的實體試驗,保證了機器人在水下穩定的姿態。

      其次,因為我們研發的是ROV機器人,也就是帶了線纜的機器人。線纜對水下機器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。當線纜超過50m的時候,它在水下的阻力相當于機器人本身的動力。所以說解決纜線纜的浮力和低阻特性問題是關鍵。我們獨立研發的線纜直徑只有6mm,達到了國際上的先進水平,現在仍在不停地改進。

      第三就是通用接口的問題。國內外同級別的水下機器人僅有針對特定設備的專用接口,一臺機器人只有一個附加功能,且不能更改,嚴重限制了微型水下機器人的普及應用。我們的水下機器人是世界第一個配備通用接口的產品,通用接口可以讓一臺機器人攜帶pH值、鹽度、溫度、溶解氧、濁度等傳感器,也可以帶一個小型機械臂,相當于給水下機器人配備了USB接口,能按需要換用任何附加設備。我們有一些成功的案例,例如哈希等,都可以任意連接,使用非常方便。

      《當代水產》:水下機器人測水質、pH值、鹽度等參數的原理是什么?具有哪些優勢?
      馬秀芬:測量水質參數都依靠水質探頭來實現,原理上一般是通過光學或電化學的方式感知水中特定物理量的變化,然后通過精密的電路來將感知的信號轉換成相應的度數?,F在國外還開發出了水質芯片技術,將探頭和轉換電路大幅縮小,集成在一個芯片上。我們的水下機器人目前采用的是前一種結構,同時也在研發水質芯片的集成應用。

      以前做一個課題,在出海檢測時需要帶一卡車的裝備,但現在只需帶一個巡海機器人,所有需要的水質數據,包括溫度、深度、鹽度、pH值等都能感知,做到了集約化和小型化,解決了客戶使用上的困擾。這點有些類似手機,以往手機的功能基本就是打電話、發短信,但是現在的手機雖然越來越小,越來越薄,但是功能非常多,我們的機器人也是這樣。

      可能很多人會質疑機器人的技術含量,會拿我們的機器人和國外一些大型水下機器人做比較,但兩者的應用領域完全不同,大機器人主要用于深海工作,一般都有特定的用途,而且由于塊頭大,無法實現靈活的部署和應用。我們的機器人,雖然外觀比較小,但我們要在小型的機器身上實現多功能、集約化的目標。打個比方,顯微鏡,有體積龐大的天文望遠鏡,但也有置于人體,用來觀察人體內部情況的超微型顯微鏡。我們的機器人雖然小,但它的技術含量一點也不低,“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”。

      《當代水產》:水下機器人在水產養殖領域的實際應用有哪些?

      馬秀芬:我們公司水下機器人在水產養殖里主要應用于水下觀測,這就等于給了養殖人員一雙眼睛?,F在國內的水產養殖出現問題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不到水里的情況,沒法對癥治療、智能管理。其次是用于監測水質。包括對鹽度、溫度、pH、溶解氧、渾濁度、氨氮等各個方面實時檢測,對養殖環境的變化及時了解,對養殖的突發狀況作出預警,提高養殖產品的安全程度。第三,水下機器人作為一個移動平臺可以搭載工具進行作業,如海參的捕撈等,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
      此外,我們的水下機器人是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多功能微型機器人,各種水質數據和視頻數據通過智能終端將信息傳遞到陸地中控室,再由陸地中控室服務器將收到的信息對外發送到用戶手機、電腦等智能終端。用戶通過終端觀看視頻及水質參數,根據養殖需要發送增氧投餌等指令,實現對養殖水域的遠程全方面監控、養殖的全程自動化,實現遠程診斷和專家服務,降低企業成本,降低養殖風險,必將促進海水養殖事業的發展特別是推動人工魚礁養殖、深海網箱養殖以及大型抗風浪網箱養殖事業的發展。

      投稿信箱:tougao@shuichan.cc
      發布人:webmaster
      上篇新聞:安徽安慶望江:非法捕撈螺螄 漁政執
      下篇新聞:浙江嘉興訂單養魚 助農增收
      〖新聞打印〗
      〖我要評論〗


       資訊分類
      水產快訊 |
      國內水產  市場動態  水產養殖  科技入戶  水產苗種  水產藥品  水產設備 
      水產加工  水產出口  國際水產  水產災害  業界動態  水產進口  水產氣象 
      增殖放流  水產物聯網  循環水養殖 
      魚類專題 |
      淡水魚專題  羅非魚專題  黃顙魚專題  黃鱔專題  泥鰍專題  鱖魚專題  黑魚專題 
      加州鱸專題  石斑魚專題  金鯧魚專題  觀賞魚之家  鰻魚專題 
      蝦類專題 |
      蝦類專題  龍蝦專題  對蝦專題  青蝦專題  羅氏沼蝦專題 
      蟹類專題 |
      蟹類綜合專題  大閘蟹專題  梭子蟹專題 
      兩棲專題 |
      娃娃魚專題  烏龜甲魚  牛蛙青蛙 
      海產專題 |
      海產品專題  貝類專題  海參專題  海帶紫菜 
      飼料專題 |
      水產飼料  魚粉  豆粕  菜粕  大豆  玉米  棉粕 
      添加劑 
      市場行情 |
      水產批發市場行情  水產種苗價格行情 
      熱點行情 |
      黃鱔價格  泥鰍價格  對蝦價格  甲魚價格  黑魚價格  鱸魚價格  羅非魚價格 
      海參價格  鱖魚價格  草魚價格  鰱魚價格  鯽魚價格  鯉魚價格  黃顙魚價格 
      鰻魚價格  鳊魚價格  螃蟹價格  扇貝價格  鯰魚鮰魚價格  牛蛙價格  虹鱒魚價格 
      龍蝦價格  黃魚價格  鯧魚價格  鮑魚價格  青魚價格  帶魚價格  石斑魚價格 
      綜合資訊 |
      企業報道  科研院校  人物專訪  養殖寶典  特種養殖  合作社專題  水產展會 
      農業資訊  其他專題 
        相關資訊:
        一夜損失100多萬元,80畝塘大量
        池塘水質控制、增氧機的合理使用、防
        曝光!這個增氧機控制器時好時壞,養
        如何讓智慧漁業“接地氣”?創新思維
        設備穩定升級、微藻自產自用,數據助
        5項涉漁!2021中國農業農村重大
        “池塘養殖精準投喂管理模型與智能管
        行業大咖齊聚 助推湖北淡水養殖裝備
        讓漁業發展整體走進智慧時代,重新定
        水產養殖規?;l展,必須擺脫對人的

        相關文庫:
        增氧機種類大全及使用秘笈
        池塘裝備微孔增氧 養魚也能做到高效
        水質改良機
        設施水產養殖設備的種類及用途
        現代設施漁業的主要類型有哪些?
        水產養殖常用設備-增氧機的六問六答
       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模式—循環水成套設
        生產水產飼料怎樣選擇關鍵設備
        大型水產養殖綜合監控與管理系統
        水質凈化新星——殺菌殺藻過濾設備

       資訊連接
         最新資訊
         圖片資訊
         推薦資訊
         熱門資訊

      E-mail:web@shuichan.cc關于我們聯系我們廣告服務

      Copyright 2006-2022

    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,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久久网,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,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电影免费
      1. <td id="pyr0b"></td>

      2. <td id="pyr0b"></td>

          <acronym id="pyr0b"></acronym>
          <track id="pyr0b"></track>